文化中国行丨蜀绣如何让巴蜀文明“活”在当下
成都平原“天府之国”的活千年桑蚕文明和蜀地独特的人文禀赋,孕育了“严谨细腻、文化文明气韵生动”的中国蜀绣。
从“蜀中之宝”到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行丨三千年来,蜀绣蜀绣以针脚平齐、何让线片光亮的巴蜀独特语言,绣出巴山蜀水的当下钟灵毓秀,更织就华夏文明的活气象万千。
针线穿梭三千年文明,文化文明至今绽放万千姿态。中国如今的行丨蜀绣,可以是蜀绣《锦春图》中隐隐浸润的工笔章法,勾勒山水空灵,何让也可以是巴蜀油画中跳动的色彩,迸发炽烈生命力;既能承载青铜重器的古老威严,亦可化作鬓间摇曳的步摇流光。
64岁的孟德芝出生于四川成都的蜀绣世家,从事蜀绣已有40多年,在她看来,蜀绣之美既根植于巴蜀文化的沃土,又超越了地域局限。
国家级非遗蜀绣代表性传承人 孟德芝:蜀绣能够展现很多方面的美,特别是我们巴蜀文化。绣大熊猫、鲤鱼,这些是跟我们传统文化有关系的。
蜀绣针法分12大类、多达122种,最具特色的属锦纹针,它源自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蜀锦:通过规则几何针迹的精密排列,模仿蜀锦织物的纹理结构,形成“针为经、线为纬”的独特刺绣效果。
国家级非遗蜀绣代表性传承人 孟德芝:用铺针的方法把底色给它铺上,做经纬的坐标出来,去固定它的一些线条。不同的纹样,拴花的方法是不一样的,有些是拉花,有些铺花、晕花。
通过多个层次、不同方向的针迹交错,最终实现:移步换色、以针代织,呈现出丰富立体的织锦质感。时光的淬炼,既是每一位绣工蜕变的必经之路,更似一脉活水,滋养着针法技艺的生生不息。
蜀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孟德芝:根据色彩的变化,它的深浅明暗我们就改进了,比如说裙子上面就铺深一点,下面就浅一点,纹样也是,不是一个颜色做纹样,而是有过渡的变化。后来又加了一些金银线,看起来更加华贵。
在持续探索中,蜀绣技艺不断实现突破和创新。20世纪80年代,四川成立蜀绣研究所,在传统双面绣基础上研制出“三异绣”,在同一绣料上实现正反异色、异形、异针法的绝技。如今,新一代从业者正积极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:通过AI算法生成主题纹样,设计师精心调校后,再由绣工以精湛技艺呈现,最终将数字创意转化为充满生命力的绣品,让蜀绣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得生机勃勃。
- [2025-05-14 02:41] 福州召开指导会督促在线旅游平台落实主体责任
- [2025-05-14 02:19] 直播购物别跟风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618消费提示
- [2025-05-14 02:15] 河北定州发出提醒告诫函 头盔经营者不得串通涨价
- [2025-05-14 02:10] 青岛万象城打造放心消费示范样板
- [2025-05-14 02:03] 让问题口罩无处藏身!浙江查处曝光一批口罩违法典型案例
- [2025-05-14 01:58] 京津消协邀请您免费检测车内空气质量 入选可获600元车补
- [2025-05-14 01:35] 广西南宁市场监管局约谈13家农贸市场
- [2025-05-14 01:30] “人脸识别第一案”:只是看个动物 为啥强制刷脸
- [2025-05-14 01:13] 民政部发布《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基本规范》 让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更有品质
- [2025-05-14 00:47] 北京昌平:135工作法确保餐饮防疫复工两不误
- [2025-05-14 00:45] 乌龙茶国际标准获得ISO立项
- [2025-05-14 00:42] 辽宁沈阳:专项整治防疫用品领域违法认证
- [2025-05-14 00:39] 2024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5100多亿元
- [2025-05-14 00:30] 广西南宁:“互联网+智慧监管”护航学校食品安全
- [2025-05-14 00:29] “人脸识别第一案”:只是看个动物 为啥强制刷脸
- [2025-05-14 00:24] 山东武城:多措并举织密特种设备安全网
- [2025-05-14 00:08] 《世界记忆名录》上新 我国三项文献遗产入选
- [2025-05-14 00:03] 天津:建立长效机制 强化野生动物监管力度
- [2025-05-14 00:03] 加速“回血”!从“618”大数据看中国消费复苏热力
- [2025-05-14 00:00] APP青少年模式被轻松破解 防沉迷”防火墙”不硬核